叛逆期是孩子主观意识的形成。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叛逆期会变得十分不听话,不愿意再让家长插手他们的事,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就是“不”,其实这是一种孩子自我意识的体现,学会说“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孩子学会拒绝的表现,反而是那些不会说“不”的孩子,父母应该多加注意。
1.青禾教育:
青禾教育通过融合东、西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运用心理辅导、思维训练、成功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综合性教育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接纳、温暖、积极的环境,让孩子在被关爱、被信任、被尊重的环境里经受磨练,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2.创德教育
3.爱港青少年素质教育
4.森太教育
5.启德教育
6.杰龙教育
7.众德励志教育
8.涵创教育
9.弦歌青少年素质教育
10.爱德思睿教育
一.心理课: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暗示。
二.感恩课:感恩录像视频、感恩文章学习及感悟、体验(角色互换体验)
三.励志课:听励志大师讲座、励志文章学习及感悟。
四.国学教育:《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
五.法制安全教育:1.法制视频录像、经典案例分析2.交通、消防、地震、用电、网络安全教育。
六.赏识教育:自我赏识、魅力登场、快速反应、握手训练、八仙过海、疯狂口才。
七.文化课辅导:一对一文化课辅导。
八.意志力训练:队列训练、左手练字、书中找字、拼报纸、数大米、左手夹黄豆。
九.拓展游戏:如携手并进、驿站传书、夺宝奇兵等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之类团队游戏。
十.兴趣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各种兴趣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17岁的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1、家长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孩子、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想要选择权,想要成年人给予他们平等和尊重。当他们看到家长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他们只能学习时,肯定会觉得不公平。所以,当家长觉得孩子已经沉迷游戏,想帮他走出来的时候,不妨先从自身入手。
2、给孩子制定规则。每天玩多长时间的手机,读多长时间的书,并要求孩子遵守。但是玩手机的规则不要单独制定,可以与其他一些规则结合起来,形成对孩子日常行为的要求。
只要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获得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订,并且约定遵守。帮孩子建立明确的目标,制定清晰的规则,并给予他们反馈,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预防沉迷游戏的方法。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旦你发现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过长,或一旦玩起来就停不下来,那家长就要注意了,坚决不能任由孩子一直玩,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其他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带孩子去做喜欢的体育运动或者去景区游玩来放松心情。
4、丰富课外生活,培养新兴趣。多陪伴孩子,增加亲子交流时间,或者鼓励孩子多跟同龄人玩、寻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趣,让他认识到有很多比手机游戏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带孩子参与兴趣学习,并鼓励和坚持陪伴孩子培养出浓厚的兴趣,让孩子主动远离手机游戏。
5、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引导总是要比教导更有效,强制禁止孩子玩游戏,会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孩子在玩游戏时心情是愉悦的,家长破坏了孩子这种美好的心情,自然会受到孩子的抵触,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既然禁止不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做些约定加以限制,如设定时间让他在规定时间内玩,这样沟通起来就比较容易。
因此,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家长,若能从小教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避免他们形成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那么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时,他们便能更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非放纵欲望、叛逆不羁的“问题少年”。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