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一定有他的理由,孩子的这种想法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所以要耐心的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试图找到原因,和孩子一起解决,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孩子,及时鼓励孩子。
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21周岁有"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等思想行为的问题青少年。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化教育模式和诲人不倦的大爱精神,针对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青少年,采取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
由国内资深的心理咨询专家、教育专家和国学老师、文化课老师、训练有素的教官组成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人、心理辅导专家团队6人、品德及法制教育专家2人,拓展老师8人、文化老师5人,生活老师6人,礼仪专家1人。
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20周岁有、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等思想行为的问题青少年。
学校包括封闭式住校引导、个性化实战性家庭教育服务、“特训后”教育、文化补习和升学择校四大内容。
孩子初二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
第一、及时发现和干预。
什么时候发现孩子沉迷手机都不迟,怕就怕父母一直未发现,导致孩子在沉迷手机的深渊越陷越深。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是很紧要的事情。
第二、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初中生会沉迷手机,是因为他们的精力充沛无法发泄,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里,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可以轻易的接触到手机,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时间少之又少,能玩的地方也不多。这就需要父母的带动,可以带孩子一起爬山、游泳、画画都可以,这种丰富的业余生活,不仅能让孩子发现生活的美,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第三、建立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定。
为了避免孩子长时间玩手机,建议家长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定。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玩手机的时间限制,警告孩子不要使用手机在课堂上,禁止孩子把手机带到床上等等。
第四:了解长时间玩手机的危害。
长时间玩手机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危害。首先,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近视。其次,玩手机容易让孩子缺乏锻炼,导致肌肉疲劳、肥胖等身体问题。最后,过度沉迷于手机会让孩子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变少,容易影响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孩子初二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
原因一:短少正能量的榜样。
当家长在责怪孩子手机不离手时,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当孩子歇息时,看到爸爸妈妈在很仔细的玩着手机游戏,刷着视频,不免对手机发生爱好。而这种模仿才能是与生俱来的。
原因二:孩子缺少归属感和价值感。
每个孩子都巴望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假如孩子得不到这些时,他们就简单呈现一些不良行为。他们在父母这儿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就会想办法把注意力搬运到其他工作上面。而玩手机玩游戏是一种可以表现孩子价值感的娱乐活动。在与别人一起打游戏或聊天的过程中,还能感遭到归属感。所以就会逐步放不下手机。
原因三:在游戏中获取成就感。
取得胜利后的奖赏,升级之后称号的改变,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对内心的一种极大的激励,让他们在其中取得很高的成就感,是实际生活里面所不能带给他的体验。
孩子初二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
危害一:影响学习和职业发展。
青少年玩手机游戏上瘾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他们可能会忽视学业和社交活动,放弃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导致成绩下降、辍学和失业等问题。
危害二: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青少年玩游戏上瘾可能导致他们缺乏睡眠、沉迷游戏,甚至在游戏中面临死亡、伤害和欺凌等危险。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危害三:影响社交能力。
青少年玩游戏上瘾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他们可能会沉迷于游戏世界中,忽视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的交往,导致社交孤独和情感问题。
不要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所谓的叛逆、网瘾、厌学、情感冷漠等等这类青少年成长问题,其实在我们看来,孩子在释放一种讯号:我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疏导,所以,家长需要保持好稳定的情绪,父母亲一定要参与到其中来。家长在这个时候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霾。如果还有相关信息咨询请拨打下方24小时咨询热线。
课程(32个):行为矫正
心理辅导 行为矫正
5.0超赞
4512人咨询
课程(31个):行为矫正
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
5.0超赞
4156人咨询
课程(27个):心理辅导
教育培训 素质教育
5.0超赞
3745人咨询
课程(21个):心理辅导
教育培训 文化课学习
5.0超赞
6541人咨询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