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科学规划,复习有策略,奔硕更简便
近年来,考研越来越流行,或是为了继续深造,或是想有个高学历为以后着想,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但是考研院校扩招的速度远远没有考研人数增长的速度要高,因此如果想上岸成功就必须付出非常大的努力。但还是有很多不能如愿的考研人。但是很多考研人并不放弃,会选择二战甚至是三战,这种勇气是可嘉的。
1.新航道考研:
①定向辅导是对14大热门专业进行的针对性课程辅导,包括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法学、MPAcc、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医学、新闻与传播、翻译硕士、艺术学、1V1、保研等。
②拥有专业研究院的全职师资、专业课程定向研发、精细化的学员服务,为不同专业的考生制定专属课程产品;弥补考生课堂知识的短板,逐步培养考生竞争优势,专业定向辅导!
2.启航考研
3.社科赛斯考研
4.硕成考研
5.学研考研
新航道考研学校优势:
①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经验的师资团队。
②采取全日制、封闭式、小班制、集训营的模式对学员进行吃、住、学一体化的系统考研辅导。
丰富的教学特色
全程科学规划,复习有策略,奔硕更简便
定向专业定向辅导,学习更省时,效率更高
全程有老师跟进服务,学员能心无旁骛的学习
专业课1对1指导,提供个性化进阶计划
移动课堂上课时间灵活,线下课程任你选择
1.《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
约9——10月出版,考研政治复习最重要的一本书。甚至可以说,你只要把这本书都背过来,政治肯定得高分。因此上市之后要抓紧时间购买,买到之后就开始看。很多人说这本书没有条理性,但我觉得认真读了条理性还是很强的。其他的配套辅导书像任汝芬的序列或者辅导班的讲义,虽然条理分明,但是必然是对原书的改变,有的地方还会出现错误理解。包括最后冲刺时会有一本《核心考案》很多人买(去年我也买了),但是都不能完全忠于原书,所以都不建议买。
第一遍先整个看一遍,把选择题划出来,有意识地记,不用背大题。
政经可能会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不要担心,更不需要报班,到网上搜一下视频,肯定能找到,即使不是考研政经,也是大学课程,可以帮助理解。而且政经在政治中只占3分甚至更少,不需要太费心。
然后买一本《肖秀荣1000题》(其他的也可以,我买的是《陈先奎2000题》,感觉不大好,同学说肖这本不错,我最后冲刺卷用的也是肖秀荣的,感觉还挺好),做选择题,记住答案不要写在书上,因为还要做第二遍、第三遍。这次做选择题不一定非要测试出自己的水平,重要的是结合《大纲解析》把选择题知识点背过来。
选择题初期就用这两本书就好,《1000题》争取做三遍,实在没时间两遍也行。事实上我的陈先奎一遍都没做完,因为开始复习得晚,根本来不及做了。而且那本书很厚,出的题目又太细,看着就不愿意做。所以政治也要及早复习,因为政治提分其实相对容易些,而选择题又是拉分的关键。做题不用贪多,做两本不一样的书不如把一本书做一遍。
2.《核心冲刺500题》《形势与政策》
大概到11月中旬或者更早吧,就把这个任务完成了。然后可以托去**上课的同学帮忙买一本《核心冲刺500题》,这个我去年买的,很不错。(最好提前跟同学打好招呼,某个时期上课的时候会有人在那儿卖,去上课的人都会知道)。然后就是做这本书,不会的再从《大纲解析》上找出相应部分,对于查漏补缺、抓住重点还是很好的。11年考试好像出了好几道上面的题。(当然并不是自己编的题,而是大纲解析上的重要知识点,这本题里出了,考研卷子也出了。)这本书最好也做上两三遍,这里的题就都是精华了,每个都要会。
然后就是买一本米鹏或者别人的《形势与政策》,记一下这一年的重大时事。这个工作我做得不好,书没买,基本上也没看。考研卷子上会出两道题,一道单选、一道多选。我好歹蒙对了单选,多选还是错了。时事部分最后的冲刺卷上也会有题,那个也要记住。
3.《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20天20题》
然后就到12月上旬了,开始看大题。这时候需要用到《考试分析》,这本书跟《大纲解析》一样是教育部出的,很权威。不过不能现在才买,之前去书店买《大纲解析》或者《1000》题时就要留意了,好像比《大纲解析》晚不了多久就上市。这本书主要就看最后有一个对于上一年试题的分析。这是官方的分析,每一句话都认真读,特别是大题,看看人家出题,又是怎么答的,从哪些角度答。最好看答案之前自己先做一下,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和答案之间的差距。
然后到12月中旬或者更早?时间我记不太清楚了,那时候就会有很多冲刺卷卖,书店都会打出广告,还可能会到自习室推销的。买一本《肖秀荣最后四套卷》,这个时候就可以检测一下自己的水平了。但是做得不好也不要气馁,还有时间补嘛。检测的主要是选择题。大题主要是用来看的,看看都出了哪些题,怎么答的。其实这上面很多答案组织得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帮忙找出重点,然后就要背这些知识点。这个要是做完了还可以找套别的卷子看看,比如《任汝芬最后四套题》。再到12月下旬的时候,就会出来著名的传说是人手一份的《20天20题》了,但也不能盲目地全都背,当然你要是都能背会更好,实际上一般背不完。
最后看大题这段时间选择什么题去背也还是有一定技巧的。据说考研政治大题3年之内不会考重复的题,我研究过,比较靠谱,但不绝对。所以看大题时先看马哲题,看最近3年没考或者没作为重点考(没作为重点考是指答案有但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还是其他要点,这些都要看看保险)的哲学要点,这样看其实就很少了。再说哲学重要要点本来总共没几个,都背也不会很累。所以要理解着去背,把原理都记清楚。这个基本上最后的冲刺题、《20天20题》还有《大纲解析》上就能找到答案。然后其他方面的就自己根据分值、根据出题特点判断了吧。参考最后的冲刺题和《20天20题》每部分找几个要点背背,特别要注意当年的时政要点可能涉及的题。背得多总比背得少好。其实我大题就背了哲学部分,而且我估题估得比较准,出的题正好是我背过的。其他题你看了《考试分析》后就会发现,很多题只是涉及一点专业知识点,主要的是自己发挥,也就是要能诌。当然也是要有一点技巧的,从横向的、纵向的、社会的、个人的等等各个方面去诌,然后还有表达能力,等等。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考研学子多日来的努力与坚持只为明后两天!愿每个考研人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