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口语交际中说话的才能,即善于用口语准确、恰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口才是进行成功交际的艺术和技巧,是人们素养、能力和智慧的一种综合反映。
口才的特点是什么?
1.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与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与联系。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与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己的思想尚处于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与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出这一事物、概念的词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就不同,如可用“牺牲”、“去世”、“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八股》、《学习与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2.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己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与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3.通俗性。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众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欢迎点击联系方式咨询机构客服,将有老师为你详细解答。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