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被各备考学科中的疑难点给难住。这些疑点、难点好比就是我们备考过程中的“拦路虎”。一个人复习不但不好攻克,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这个过程即快速阅读,大约需要3-4分钟。要求学生读完全文后,整体感知文章。其内容包括:文章是何文体,大致内容,全文的脉络,思想主旨。比如,如果是一篇记叙文,得整体感知到“六要素”。
如果是一篇说明文,那么得搞清说明的对象,说明方法以及说明顺序。如果是一篇议论文,抓住中心论点,搞清论据,以及论证方法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了。
2.浏览问题,心中有数。
在第一遍读完全文,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往往有的同学就急于答题,这是不理智的。因为初读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细节、关键之处。一般来讲,初读的印象是肤浅的,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这时答题自然就会四处丢分了。因而,第二步的正确做法是先浏览问题,做到答题之前心中有本。事实上,一篇文章所给的问题一般都在4-5个,浏览一遍完全可以记住
3.带着问题再读原文。
如果说读第一遍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的话,那么阅读第二遍必须精读,阅读任务有明确的指向。可以初步圈定问题的大致范围,获取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为下一步正式答题“铺桥修路”。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一边阅读,一边画出目标词句。
4.审清题目要求,冷静作答。
在完成前面的一系列任务后,接下来就要正式答题了。要求紧扣原文,结合每一种文体的特点灵活处理。要充分对预先收集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或摘引原文,或概括提炼,或大胆创。
试纸飘墨香,金笔待启程。忍心为功名,墨汁污纸张。怎能抛功名,畅游在海外。绞尽脑汁干,名在孙山外。两袖清风去,何苦染尘埃。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