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好的考研备考资料能提高自己的复习备考效率和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不报班的小伙伴在选择考研复习备考资料时,往往会在面对鱼龙混杂的考研备考资料时而不知所措。相比之下,报班的小伙伴往往会适时收到培训班早已给自己精心准备好的考研备考资料。这样既让自己节省了选择比较考研备考资料的时间,又有一个能得到高质量的“复习宝典”的保障。
1.新东方考研(正规办学)
2.海文考研(环境师资都不错)
3.硕成考研(师资好)
4.学府考研(口碑一直都不错)
5.跨考考研(教学质量不错)
6.文都考研
7.社科赛斯考研
8.启航考研
9.学研教育
10.新航道考研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详情请咨询小编。
新东方考研致力于帮助考研学子考取研究生,本着学员的事是最重要的事,针对不同专业的考研学子,成立热门专业课项目部,匹配研发,定向定专业辅导。定向辅导是新东方考研对14大热门专业进行的针对性课程辅导,包括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法学、MPAcc、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医学、新闻与传播、翻译硕士、艺术学、1V1、保研等;拥有专业研究院的全职师资、专业课程定向研发、精细化的学员服务,为不同专业的考生制定专属课程产品;弥补考生课堂知识的短板,逐步培养考生竞争优势,专业定向辅导!全职师资:研究院全职师资团队庞大,根据专业特色研发课程,专业又专注,实力的见证!定向研发:40大热门课程定向研发,热门专业单独成班,私人定制课程产品。精细化服务:班主任全程督学,专属导师日常沟通,更有趣味的社群答疑陪伴。
1、师资优势:这家机构从事考研培训服务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多年的辅导经验带来的是的大批实力教师队伍。在学习中,同样的知识点在不同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都是不一样的,好的老师不仅是学生知识上的引路者,同时也是认知上、思维养成上的促进者。机构中大批经验丰富老师带来的效应,就是能够提供给学生更细致的考研复习建议和方法。
2、服务优势:新东方考研考研的服务并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辅导,从考研刚刚开始规划阶段的专业院校选择、复习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到复习期间的学科知识辅导、阶段性测评、追踪复习效果、考研政策信息同步……再到考研后期的报名指导规划、考研前点睛、复试指导、调剂指导等等,为考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3、课程优势:参加考研的人数根据身份不同可以分为在校大学生、在职工作人员……他们的学习时间和需求各有不同,为了打造出适合更多考研学子的辅导班,机构开设的考研辅导班类型多元化、可选择性多样。目前在开设的项目就有集训营、线上网课、线下+线下OMO慧学班……每个项目中还有根据个人需求提供了单科或多科、小班或一对一等班型设置。
班主任24小时全程跟班,全天候解答学员生活学习各方面问题
重视学习氛围塑造,为学生还原学校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尽快适应考场环境
通过学习+监督+答疑+测试结合的方式,加强冲刺复习效果,有效的发挥出学生的实力
以学生为主导的全新授课模式,自己说出失分原因,找出知识薄弱点,查漏补缺
1.为了背单词而背单词
市面上大部分的单词书无论如何编排,最终都逃不过中文释义+词组+例句的组合,表面上看来单词书很是完备,但在卷子中换了一个语境,可能你就不认识它了。
举个栗子,debate有辩论、争辩、辩论赛之意,在去年的研究生考试中,英语二的小作文就涉及这个词,原题如下:
Suppose Professor Smith.asks you to plan a debate on the theme of city traffic.Write him an email to:
1)suggest a topic with your reasons;
2)and your arrangements.
题目要求的是写一封关于组织以城市交通为题的辩论赛的信给史密斯先生,要求不难,但许多考研er却在debate上栽了跟头:要么视debate而不见,直接写城市交通如何如何;要么将debate误当成“debt(债务)”,偏题偏到十万八千里;更有人不认得debate,或者怀疑这个词除了辩论还有其他自己未曾见过的词义。
由此可见,若是一味地死记单词而不会灵活辨认,即使遇到再简单的词也是白搭。
2.词汇量不足以支撑你的阅读理解
根据考研英语大纲的要求,词汇量要达到5500个词左右,然而仅凭这5500个单词就上阵,不免会被盘。此外,在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因此词汇量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有专业人士对比发现,超纲词的下限在2.7%左右,对母语人士来说,如果生词占比超过2%,就需要连蒙带猜了,更何况我们这些非英语母语的。因而若是词汇量达不到8000-10000个,难免就会与单词相见而不相识。
3.混淆单词,傻傻分不清
对于单词的记忆达到一定程度后,若是记得不那么牢靠、清晰,就可能出现混淆单词的情况。如decent(adj.正经的)、descent(n.向下、血统)、descend(v.向下),形音皆相近,一不留神就掉入出题人的陷阱。
一个人生活中的失意乃至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心理的而不是现实的,是技术性的而不是宿命的。现实至多为失败者提供了解脱的借口,而对宿命的信仰最终无情地扑灭了成功的任何希望。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