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8 12:39:07 来源:青少年特训教育 阅读量:8次
孩子的叛逆期各不相同,初中或高中都可能出现。叛逆其实是孩子*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他们心理成熟过程中突破父母束缚的必经阶段。这是孩子为了争取*而战斗的时期,但在父母眼中可能被视为叛逆。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这一成长过程,有助于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1.家长信赖之选——先达德志教育,众多家长的共同选择,品质值得信赖。
2.专业教育先锋——爱德思睿教育,多年办学经验沉淀,教学成果丰硕。
3.卓越成效见证——全人教育,学习效果显著,助力学生成长。
4.正规教育典范——爱港青少年素质教育,严格遵循教育规范,正规办学,值得信赖。
5.温馨关爱教育——弦歌青少年素质教育,杜绝体罚,以爱育爱,呵护学生成长。
6.灵活入学安排——启德教育,全时段入校,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7.口碑载道机构——森太教育,广受家长和学生好评,教育品质有口皆碑。
8.透明教育环境——杰龙教育,全透明管理,让家长放心,让学生舒心。
9.好评如潮之选——愚公树人教育,凭借优质教育服务,收获广泛赞誉。
10安全守护先锋——众德励志教育,24小时实时监控,全方位守护学生安全。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下面一起来看看先达德志教育吧
先达德志教育有多达十所民办学校,十几家心理辅导教育培训机构。集团现已发展至全国五省市,涵盖开放大学、本科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职)高中学历教育,初中小学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心理辅导培训教育,素质教育等综合教育集团。
先达德志教育:
1.资深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会根据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来定制方案,然后在心里辅导的过程中都会一对一的去完成,为的就是让孩子在思想上就会有着明显得转变。
2.学校的辅导员是24 小时跟班走的,任何时候孩子们都是有人监管的,包括晚上睡觉。
3.孩子入学,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心理辅导,心灵沟通,发掘孩子问题根源,定制专业的教学方案!
上高一的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1、理解为先,正话反说,让孩子产生不上学的内疚感
当家长看到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千万不要生气发火,这样容易让孩子反感,破罐子破摔。最有效的沟通是要先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通过温和的沟通与交流,让孩子感觉妈爸真爱我,真关心我,真体谅我,如果我不去上学真对不起你们。当孩子产生心理内疚感后,家长只需要稍加鼓励就可以让孩子改变想法,主动去上学了。
2、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生活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自我意识逐渐变强,一味的干涉孩子的私生活,主张安排孩子的生活,除了会让孩子感到没有私人空间之外,也会对家长安排的事情产生抵触心理。鼓励孩子自我安排*时间,只要是张弛有度的学习、休息结合,都可以由孩子自主安排,这样才能大大激励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父母的关系,家庭氛围,小时候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学不会”的孩子在简单休整、改善学习方法之后,很快就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而受认知水平所限“不会学”的同学则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彻底调整好状态,把心放宽。
4、教会孩子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
包括自我激励法、语言暗示法、环境调节法、转移调节法、音乐调节法等。如果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失望焦虑的情绪,千万不可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告诉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成绩都会有起伏,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听听舒缓的音乐、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放松一下,或者做一场运动,直到大汗淋漓,坏情绪自然不告而退。
5、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家长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与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6、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
很多不想上学的孩子,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于是,他们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经常逃学。老师和家长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多对孩子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这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